由于合金钢管出口的大幅下降和进口的相对增长,到了今年3月份,我国坯材已转为净进口局面,这是3年以来的首次。业内专家认为,虽然从目前的态势判断,尚不足以构成长期趋势,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现象,但对此须持续观察,谨慎应对。
近十多年来,我国钢铁产量逐年飚升,已由过去的年产1亿吨上升至现在的5亿吨,其出口量也始终居世界前位。然而,今年以来钢材进出口却发生很大变化。2月份,我国进口钢材109万吨,较1月份增加22万吨;到了3月份,进口钢材127万吨,较2月份又增长16.5%。这组数据虽然枯燥无味,但它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:我国钢铁业正临近一个尴尬的转折点,已由钢材净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国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国戴上钢铁净进口国帽子并不是一件好事。让我们更为担忧的是,如钢材价差继续扩大,除俄、哈、乌、韩外,其他国家或地区钢材还会继续进入我国市场。
由于国外钢材的进口激增,以追踪式的低价占领我国市场,国内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价格有可能暴跌,造成许多钢铁企业亏损。目前,一些尖端产品产销率降幅已高达60%,我国合金钢管等钢铁企业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。